
《做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做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做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 篇1幸福是什么?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善于发现周围的幸福不仅是一种专注本职工作的需求,更是一种为追逐教育事业而克服挫折、走出困惑的精神上的需求,在竞争空前激烈的现代社会,教师这个被人仰慕和尊重的职业,也慢慢的被世俗的尘埃蒙住了昔日的光辉。职称、薪水、地位、房子、车子??这些东西好像枷锁把老师牢牢的缠绕。作为教师,要在工作中得到强烈的幸福感已经越来越难。
教师最大的快乐是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学生,造福国家和社会。书本虽小,里面却装着古今中外和上下五千年;讲台虽寂寞,但来来往往是充满了好奇心的少年和他们的梦想,幸福并不等于房子、车子、票子。教师是社会良知和道德底线的坚守者,是最高的精神层面的建设者,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创造者。教师的最伟大、最让人敬仰之处,并不是他为社会创造了多少物质财富,更不是他为自己和家人谋取到了多少利益,而是他把人类的最高智慧传授给了学生,为社会精神文明和灵魂塑造发出了多大的声音、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做出了多少贡献。无论是站在三尺讲台上纵横天下,还是花园中和学生们交流探讨,或是在寂寞的书房中一个又一个晚上的苦读,教师都是用自己的智慧和生命,点燃了一盏盏希望之灯。这希望之灯,将为学生在成长中指出一条通往光明的路径。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要从修心、修身、修业几个方面出发,“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只有淡定从容,心才能真正静下来,才能超越人生的局限,看到更高远的未来。对于教师来说,如果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患得患失,不能静心,那就很难真正实现自己的抱负,也很难客观冷静地去实现自己的职业幸福。从容淡定的老师,必然是非常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且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的人。只有努力地耕耘,才能感受到收获的丰盈。反之,如果一个老师不喜欢自己的工作,那么,无疑他将看不到生活的美好,而只会自怨自艾,甚至只会自甘堕落。要保持淡定的心态,一定要善于“顺”势。有些东西,得不到就不要强求,得到了就欣然接纳。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一切都顺其自然,船到桥头自然直。只要按照“情理”处事,尊重客观规律,自然能够保持淡定的心态。老师需要一颗安静的心,一份淡然的超越,才能享受一种恬然的幸福和安宁。那么,就历练自己的内心,努力顺应“势”吧。平时要努力地修身养性,增加自身的涵养,不要总是愤世嫉俗,处处剑拔弩张。
教师需要有爱心,有爱心的教师会在工作中找到更多的幸福。教师的爱,往往会让学生们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关怀,这种爱纯洁而伟大,能激起学生们的自信,促进他们的成长。老师的爱还要严慈相济,通过对学生严格要求、一丝不苟,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老师的爱。要以公正的心去爱学生。老师不应只偏爱“优秀生”,也不要歧视所谓的“差生”,而是用一视同仁之心去欣赏学生、包容学生、关爱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敬重老师,并在老师公平的爱中受益。否则,学生们会认为老师有失公平,而削弱了这种爱的力量。老师要关心学生的方方面面,要尽量的关心和帮助每个学生的成长。与此同时,要开发学生的潜能。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用明察秋毫的眼睛去发现学生身上优点,对他们多一点鼓励和赏识,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开发。一旦有了这样的平台,就会发现,学生们的潜力是超乎想象的。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让学生增添自信,老师对学生的理解和信任,会让他们获得学习的动力和探索的勇气,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创造精神,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价值。
随着现代社会的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加快,老师们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抗压素质,保持年轻激情的心态。给自己减压的前提是要有一颗能抗击压力的心,能坦然面对周围的种种困境。如果心灵脆弱如玻璃,根本没有办法积极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那么,所谓的减压就只能是一种逃避。要善于自我放松,学会自我减压。教师应该有自我放松的方式和方法。这样,在工作之余,可以让精神和内心得到一次大释放,在放松的过程中,得以恢复精力,养精蓄锐。
《做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 篇2最近,我有幸细读王三阳老师编辑的一书《做幸福的教师》,使我深刻体会到:用笔耕耘,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的收获与幸福.在我的印象中,学校是神圣的殿堂,当我成为老师走进课堂之时,我期待自己也在学生心中建立一座神圣的殿堂。一座让我的学生难忘的,充满创造灵性、充满欢声笑语、充满人文关怀,启迪智慧、塑造人格的殿堂!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不断的探索并获得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随着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教育观念,我越来越深刻的懂得了,要想学生学得好,更要“实践出真知”。反思最初的困惑,不正是因为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没有在学习中获得乐趣,所以才会事倍而功半么。只有老师一相情愿地努力是不够的,必须让学生这一教育主体真正动起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生活的“实践”中来,在学习中摸索方法,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乐趣,获得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发现,学会欣赏,学会评价,学会同情,学会体谅,------。说到底,这殿堂是为学生建立的,是要学生真正喜欢才行,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啊!
教师的职业是平凡而琐碎的,教师的生活清贫而艰辛。但正是因为我们老师都愿自己像一片绿叶,默默地去成就果实的辉煌,才有今天的桃李满天...有一个曾做过教师的人说:教师这工作是少有的净土,如果能在光荣感之余再多点幸福感,是值得一直干下去的。说起来,教师这职业到底给了我们许多,比如一份可以矜持一些的心态,一种相对安定的生活,一个三餐准时的习惯......所以,往往有些人会问:你的薪水高吗?你的待遇不错吧?
可是,即使是再关心我的好友,也无人问及,你幸福吗?幸福是什么?也许我们记住了许多快乐的场面,可幸福却是一种自己灵魂的问答,是自己的一种感受。但当我们身为一名教师,就有了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那就去爱你身边的孩子吧,像宽容你好友的小脾气,和原谅你朋友的恶作剧一样,去接纳他们的优点和缺点。记得有这样一篇课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身受盲聋哑三重残障,七岁以前一直生活在无声无息、没有光明的混沌里,直至遇到了生命中的天使--她的老师沙利文。沙利文老师用了毕生陪伴这可怜的孩子,将她由一个无知、粗鲁、暴躁的动物,变成了一个勇敢博爱的伟大的作家。如果不是爱,如何有这么巨大的奇迹?如果不是有爱,怎能在黑暗的心中灌注光明,在残缺的躯体上播种健康的灵魂?
爱别人,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日子久了,它就会萦绕成一团幸福,紧紧裹住你的心灵。你因为被爱而幸福过吗?工作 ……此处隐藏13033个字……佩服有加。在她们那里我看了《路遥作品精选集》、特别是《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家春秋》、《尘埃落定》、《白鹿原》等等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我在每一本的小说里和主人公一起悲欢离合,一起潮起潮落。在那段时光里曾是最幸福快乐的时光啊。毕业了,在学校里晚上不怎么回家,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学校门口有个租书店,我就象如鱼得水,把里面的现代小说看了个遍,官场上的、反腐的、打黑的、特别是海岩小说,池莉小说看得是如痴如醉,所有的课余时间大部分都用在这方面了。现阶段看了些红色经典,柳青精选集,孙梨精选集,王小波作品集。看完也就随手放过一边了,了解一下大概故事情节,在心里感慨一番而已,从没分析过写作手法,也没有写过读后感、随笔之类的。可谓是读了很多,收获得很少。
我虽然读了这么多小说,对自己的生命意义的提升有什么帮助吗?没有,也没有因阅读而感悟出思想与智慧的飞跃。
我如今的读书走向应是取法乎上,得乎其中,你想想我们阅读高口味的书得到的才是“中”呀。所以不要只现于爱好去漫无目的的读书,不要因为“情趣”,而在“中”、“下”徘徊。而要读经典名著,读高层次的书目,向大师们汲取智慧和思想,甚至与大师进行心灵对话。犹久而久之,便会渐渐向大师靠近,自己的思想境界才会越来越高,在知识越来越丰富的时候,才能生成属于自己的思想和智慧。才能拓宽自己生命的维度。
意识到这些之后,要摈弃趣味性的书籍,阅读对自己有真正帮助的书籍,我想从现在开始,也许还不晚吧。努力读书吧,努力读好书吧。家里书柜里的经典名著不在少数,那就从今天开始吧,开始精神生命的另一个新天地,让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吧。
《做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 篇13几年前我就知道《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这本书,只是一直以来都没有时间去看,或者说自己没给自己挤出那样的时间来学习。这个学期,学校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有了这个规定,也就有了一种无形的压力,有了这样的压力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细读这本书以后,我的感受颇深。其中陶老师告诉我们一句话:“一个不会思考的人,即使读的书再多,也不过是前人文字和观点的堆积罢了”。陶老师这句话让我感受到思考对一个老师来说是多么重要。我们要想让自己的课堂精彩起来,照搬是万万不可的,借鉴也要慎重,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要充分分析自己的课堂,重新审视自己的学生,找出属于自己的最好的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陶老师还说:“千万不要故弄玄虚,更不要故作高深。”是的,我们读陶老师的文章,感觉就是在听一位智者娓娓讲述人生的故事,陶老师的语句真实、自然、质朴无华,似山涧流水,叮咚悦耳。陶老师说,十年前,他写文章的时候,也曾有意用上一些华丽的词句,可是在今天的他看来那是令他羞愧的事。从这段话中我们看到了回归的陶老师,看到了正逐渐和自然融合为一体的陶老师,我一直坚信文风彰显人性的说法,觉得陶老师的自然质朴文风和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语句中那股透心的爽颇有相似之处。
我也曾有过捧书阅读到深夜的时候,那只是因为我喜欢;也曾尝试着去背诵《论语》《老子》,那是因为我想倾听圣人心声,领悟他们的思想律动,让浮躁的我在圣人如水的心境中感受一丝超然;当课堂上的我捉襟见肘时,当我的微笑不再让孩子着迷的时候,教育类的专业书籍又走进我的书架,我对自己说,我只是想做一个称职的教师,做一个让孩子喜欢的教师,除此之外,别无它求。
今天读了陶老师《做一个幸福教师》才认识到,一个幸福的教师必须有深厚的文化资本,那样他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一个幸福的教师还要有一定的生活阅历,那样他的教学才不枯燥,他才能将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及时传达给学生,他的课堂才有吸引力;一个幸福的教师还要有一颗宁静的心灵,只有心的宁静,才不会被外界纷繁的世界所诱惑;一个幸福的教师必须有着高度使命感,使命感让他愈挫愈勇,让他心怀高远。
轻轻合上书,一个轻微的游丝样的声音飘过来:我距离幸福还有多远?我默默地记下曾经帮过我的长者,正在鼓励着我的朋友,始终鞭策着我的领导,记在心底,从不敢忘却,也很少提起。我知道我最好的回报方式就是默默地记着,并且努力不要辜负了他们。快乐是自找的,幸福是自己争取的。只要你带着一颗善良、美丽的平常心,就会发现世界到处都是美丽的风景。
我距离幸福还有多远?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只要踮起脚尖,我就会距离幸福更近一些。
《做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 篇14最近刚读了陶继新老师《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该书有着他的三个讲演录,“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打点幸福人生”、“孔子的精神世界”。初时感觉到一种心灵的平静与灵魂的提升,读后不由思索,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幸福教师?
我从事教师职业已经十四个年头了,一直在思考学生的健康发展靠什么?成绩,显然不是全部,因为我们成人之后的生存靠的是综合素质能力;不是成绩,显然也不对,因为成绩是敲门砖,没有优异的成绩就不能提升人生的生存起点。读完《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我认识到对学生教育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的重要性。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既要关注学生的成绩也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直奔成绩弱化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是片面的,不谈成绩说是素质教育也是片面的。素质教育的要义就是要关注生命健康、关注生命快乐、关注生命幸福、关注生命习惯、关注学生一生发展的教育!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中关于教师和学生相处学习的环境,我认为在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在强调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同时,指出:学生健康成长,老师、家长是引路人,“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和谁一起走”,老师与家长对学生的成长来讲期望方向永远是一致的,所以家校教育应该和谐,只有和谐才能共振,只有共振才能有最大可能的生成。因此老师埋怨学生、家长埋怨孩子,老师埋怨家长、家长埋怨老师都是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当你学会赞美学生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家长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老师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孩子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学校的时候……,所以赞美在本书中有着很深的见解,我们也应该将我们的赞美去发挥去应用去实践!
陶继新老师《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让我真正体会和学习到了好多教师应该具备的很多知识和很多方法,让我有着对教育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对做人的乐观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对我们身边的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灵,尊重孩子的人格,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都有着太多的帮助。所以我认为这本让我们教师队伍增加知识储备增强我们的好学兴趣都有着太大的帮助。尊重孩子的学习环境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旋律,成为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只要老师怀着一颗爱心,处处留意,微观入手,扶起孩子自信之树,那么我们的学生就都是可塑之才,只要我们用全部的爱细心呵护每一株稚嫩的幼苗。只要有爱的阳光,只要有爱的雨露,总有一天,每一株稚嫩的幼苗都会成为参天大树。那才是我们做教师最幸福的时候!